导航切换

联系电话:
0575-85229201

二维码

当前位置:主页 > 经验交流 > 培训辅导 >

小说创作漫谈

浏览: 日期:2020-04-03

王云根
 
(一)
我写小说,是从读小说开始的。
读着别人写的小说,觉得自己生活中碰到的许多事情,也可以写出来给别人看,于是也就动手写起小说来。
但起初写小说是一连串失败。
那是25年前,在农村插队落户忙了一整天的农活后,晚上就躲在群山环抱的一座旧式小楼里,写呀写,稿子一篇篇的寄出去,不久又都一篇篇的被退回来。所增加的是一封封铅印的退稿信。
一个农村邮递员常高扬着厚厚的退稿信,向正在地里劳动的我喊:“喂,是不是又退稿了!”
当时我很难为情。
幸亏那时寄稿不必贴邮票,邮资都是由编辑部总付的。
(二)
现在写小说,基本上没有废品,也没有半成品。要么不写,一写准成功。
这是因为懂得了写小说不只是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写出来就行。
写小说,需要生活、思想、技巧三者有机结合。
小说,要好看,耐看,经看。
好看,就是可读性要强。要求作者熟练掌握和运用技巧。
耐看,就是要求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作家应当是一个思想家。
经看,就是要求作者拥有生活,生活素材提炼成精湛的小说面画后,要经得起读者推敲。
生活、思想、技巧三者,犹如连环套不可分割。但对于一位具体的作家来说,在一个特定时期,所需要努力的程度往往是不一样的。
我们往往可以见到:一些作家写出大量成功的作品而在再也写不出力作的时候,常常感叹生活太重要了!
在这种时候,对于这些大作家来说当然是急需补充生活。
但如果这时有一位具有一定生活基础而写不出成功作品的作者,你对他说生活如何如何重要,那你就是给他开错了“药方”。这时的他,需要的是创作技巧方面的指导,或作品主题开掘方面的帮助。
(三)
生活,包括直接生活和简接生活两个方面。
直接生活,指作者的亲身经历;简接生活,指作者通过与亲戚朋
友交谈,通过阅读报刊杂志,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获得创作素材。
我经常把自己最感兴趣、最为激动的生活经历盘旋在脑子里;也
经常把耳闻目睹到的一些简接素材思考在心中;更是经常展开想象的翅膀,加工和提炼那些生活素材。一旦酝酿成熟,素材便被用在了作品中。
一部小说的主题思想如何,取决于作者的思想水平。作者的思想水平的高下不跟年龄成正比,但思想认识水平会随同一个作家的阅历增深而提高。当一个青年作家向中年步入的时候,会很明显的感觉到自己成熟起来了。
    作家,应当努力地使自己具有广博的知识。政治、经济、哲学、伦理、天文、地理、历史、未来等各门学科的知识,最好都能涉略。见多识广,熟谙读者心理,才能从所要反映的生活画面里挖掘出正确、深刻、富有哲理、能启迪读者心智、引发读者共鸣的主题思想来。
主题思想的体现,主要地要通过作品的全部情节、人物纠葛、矛盾冲突。主题思想不能直露,直露会使作品失去艺术魅力。
我比较注重创作技巧。一个机遇,使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进入专业剧团担任了长达六年时间的专职编剧。期间,又有幸进入中国戏曲学院编剧系学习。在那六年时间里,我系统地学习了文学领域里最难把握的一种创作体裁——剧本的写作技巧,并沤心呖血地进行了实践。它为我后来重新从事小说创作打定了基础。
简言之,学习创作技巧,具体地说学习小说创作,可以从自己动笔写小说开始,在实践中学;也可以从阅读和分析别人成功的而自己又感兴趣的作品人手;当然也可以从学习关于小说创作技巧之类的论著起步。三种方式,可以先后进行、同时进行、交叉进行。
(四)
初写小说阶段,大都仅是一种爱好。随着岁月逝去,书桌上摆满了一本一本来自各地的刊物,且这些刊物上大都有自己写的作品;有些作品还结集出了书,于是写作也就发展成了自己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一种形态。
现在的我,当然也把写小说看作是自己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变革、参与社会斗争的一种手段了。
但我以为,无论专业作家还是业余作家,都应当把写小说看作是人生的副业。一个人活在世上,如果不是身体力行地参与社会变革,仅凭一支笔,是写不出好作品的。作家应该是社会进步事业的参与者、实践者。
我是这样想的。也在努力地这样做。